《信息技術大數據系統基本要求》國家標準,本文件本文件規定了大數據系統的功能要求和非功能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各類大數據系統要求的設計、選型和驗收與檢測。
國家標準計劃《信息技術 大數據 大數據系統基本要求》由 TC28(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 ,主管部門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擬實施日期:發布后6個月正式實施。
主要起草單位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 、天津南大通用數據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百分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北京和仲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啟迪區塊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隨著城市機動車保有量逐年上漲,“停車難”越發成為了大中小城市的掣肘難題,同時,停車資源管理缺乏統一、高效工具,且普遍存在著信息孤島現象,尤其是城市級、區域級停車一體化管理缺乏統一規劃,缺少設備接入、數據采集、管理及深度應用等方面的統一標準,無法實現停車數據的全面匯聚、充分交換和共享應用,嚴重制約著城市一體化停車資源管理與服務。為有效提升城市停車資源利用效率,許多城市管理者已充分認識到迫切需要采用現代化的手段和技術,有效、準確地管理停車資源基礎設施信息,通過城市級智慧停車項目2建設,實現城市中各停車場出入車輛的車牌等信息的采集、統計及管理,為城市治安、交通管理、出行誘導提供數據支撐。建設智慧停車平臺是智慧停車建設實現停車數據的匯集、處理、共享、共用的主要方式,停車數據可為城市停車資源規劃、建設、管理與服務提供可靠依據,提高城市服務水平和管理質量。
近年來全國各大中小城市都逐步加入到城市智慧停車項目的建設中,由于各地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不同,各地智慧停車平臺內容各異、標準不同,對城市管理者、軟件、硬件廠家都造成大量資源浪費。隨著國家對于“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一體化”等區域一體化的提出,區域內跨城市間的智慧停車管理也在醞釀中,跨城市間的智慧停車需要實現平臺間的無縫對接。平臺將有力的支撐城市群的發展戰略,有利于更好的支撐新型智慧城市、數字政府建設。
在此背景下,中電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電科智慧院”)牽頭,聯合多家停車行業的領軍企業共同梳理了國內智慧停車相關政策及標準,對智慧停車平臺建設的技術與標準化現狀進行研究,充分論證了智慧停車平臺編制國家標準制定的必要性、可行性;同時,從平臺的整體框架出發,面向社會公眾、運營單位、管理部門提出統一、通用的總體框架,明確平臺定義和范疇,統一行業認知,并針對平臺總體架構、基礎設施支撐、數據、業務功能、接口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技術要求,為規范平臺建設、推動平臺復用和擴展提供了重要支撐。通過標準化手段,對平臺內涵進行了有效界定,有助于提升平臺建設質量和水平,實現多源信息整合和共享,逐步消除3“信息孤島”等問題,對實現智慧停車平臺的建設標準化、跨區域互聯互通一體化管理等目標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件給出了智慧停車平臺的總體架構,并規定了基礎設施支撐要求、數據要求、業務功能要求、用戶接入要求、平臺接口要求、運維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本文件適用于智慧城市場景下城市級、區域級停車平臺的規劃設計及具體項目的規劃、部署、數據交互與管理。
《信息技術 詞匯 第31部分:人工智能 機器學習》國家標準意見稿,本標準給出了與信息處理領域的概念的術語和定義,并明確了這些條目之間的關系。本部分定義了有關人工智能中機器學習的概念。
主要內容
國家標準《信息技術 詞匯 第31部分:人工智能 機器學習》由TC28(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TC28SC42(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人工智能分會)執行,主管部門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要起草單位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 。
《信息安全技術安全處理器技術規范》國家標準,本標準規范了安全處理器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對安全處理器進行安全保護所需要的安全技術要求,涵蓋了安全問題定義、安全目的、安全功能要求、安全保障要求等內容。本標準適用于安全處理器產品的研制和開發,也可用于指導該類產品的測試、評估和采購。
目的:建立一個可控安全有保證、測試評估有依據、開發設計有準則、核心技術有要求的安全處理器技術規范。
意義:安全處理器已是現代信息安全的基礎裝備,是解決信息系統安全威脅、風險和脆弱性的重要途徑。
隨著攻擊手段和技術的不斷提高,信息安全的防護和保障越來越多的從軟件向固件過渡,從固件向硬件轉移。
近20年來,國際國內業界所倡導的安全在片設計也從SoC向SOD過渡就是重要反映之一。
幾乎所有安全的核心技術都與處理器相關,幾乎所有安全應用也都必然涉及處理器,如:可信計算,工業控制,身份識別,加密通訊,電子支付等等。
安全處理器是信息安全領域的核心技術,發展我國安全處理器必將給我國信息安全建設提供十分可靠的保障,還將帶動一系列相關安全產品的發展,啟動我國信息安全的大市場,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從長遠的眼光看,我國信息安全產業必須立足在一個完整的體系上,信息安全涉及到民族利益和國家自身利益,我們需要自己有一套比較完整的信息安全評估體系。
不受國際壟斷集團控制,防止國際敵對勢力對信息安全領域的滲透,自主可控是安全的保證。
制定安全處理器國家標準,可以有效的匯集及完善現有的技術體系,將有力地促進我國安全處理器產業的規范化迅速發展。
主要內容
安全處理器標準制定范圍:明確安全處理器應有的基本功能和技術要求。建立一個統一的典型安全處理器模型,以及幾種不同應用的安全處理器模型(如網絡安全處理器等)。主要技術內容:一、 建立安全處理器模型,提出技術規范。二、 依據典型安全處理器模型給出示范性設計要求 三、 給出典型安全處理器模型測試和評估依據。四、 為標準實施提供相應的規范性和資料性附錄。
參考鏈接: //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CE1E6A1DD40858F6E05397BE0A0A68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