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和發表優秀的研究論文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有很多:不僅可以促進研究人員的學術生涯,而且最重要的是傳播研究成果和推進實證知識的狀態。此外,出版物是衡量宣傳所需要的學術生產力的一種手段。另一個原因是,大多數研究人員都成為了某一特定研究領域的專家,當他們積極地為文獻做出貢獻,幫助提升經驗知識的狀態時,他們就會得到同行的認可(El-Serag, 2006)。
研究結果發表后才算完成,尤其是公共資助的研究(Audisio et al., 2009;Davidson & Delbridge, 2011)。相反,對于任何競爭性的資助申請來說,以前發表過的文章是必不可少的(El-Serag, 2006)。
發表盡可能最好的研究論文也是期刊編輯的主要目標,他們重視讀者感興趣的論文,這些論文表現出獨創性、重要性、明確的研究問題、正確的方法和優秀的風格(Johnson, 2008)。在評估你的研究時,編輯會考慮你的論文如果發表在他們的期刊上,是否有可能被大量引用,從而提高期刊的地位和聲譽(Davidson & Delbridge, 2011)。編輯和審稿人花費數小時閱讀稿件,并非常感謝收到易于閱讀和編輯的論文。他們不喜歡那種風格糟糕的、冗長的論文,論文的結論沒有數據支持,顯示出無法遵循“作者”的指導方針,并且包含粗心大意的錯誤(Johnson, 2008)。
事實上,大多數提交的論文都需要大量的修改才能發表,不幸的是,許多論文因為不符合發表的基本條件而被拒絕。因此,本文旨在為研究論文的寫作提供一些基本的策略,幫助特別是新研究者在提交期刊之前改進論文。分享想法和經驗是學術活動的本質,如果它極大地有助于提高研究人員發表成果的機會,那么這將是非常有益的。
首先,羅杰波教授分析了當前學術會議在審稿方面的一些普遍現象,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AI 領域目前正在爆炸性地發展,許多會議的論文提交量都接近一萬篇,因此需要大量的審稿人。如果一個會議有 7000 篇提交論文,每篇論文需要寫 3 個 reviews,假設每個審稿人平均能夠寫 7 個 reviews,那么將需要 3000 個審稿人。
其次,在審稿人需求量劇增的形勢下,許多新的經驗不足的審稿人就加入到這個行列中,包括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以及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這也造成了一些問題,比如審稿人缺乏系統的訓練,往往都是從個人經驗中進行 “無監督學習”,而個人經驗(往往是不愉快的論文被拒的經驗)與優秀的系統經驗相差甚遠。
最后,有些研究者對好的 reviews 印象不深,對不好的 reviews 卻耿耿于懷且如法炮制。這就造成了社區中公認的一個問題:冤冤相報何時了。而一個領域的健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高質量的同行評審。
針對學術會議存在的這些審稿問題,羅杰波教授首先列出了一些有經驗的研究者,并介紹了他們對于 review 質量的見解。同時,羅杰波教授也給出了他對提高評審質量的建議,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社區是由每一個人組成的。 尋找接收論文的理由。 論文寫作是很重要的。 審稿的首要目標是好論文被頂級會議 / 期刊接收。 如果你不熟悉該領域要怎么辦。
【導讀】還在修改博士論文?這份《博士論文寫作技巧》為你指南。
【導讀】今年特別不一樣,尤其是對于畢業季的同學。最近這段時間應該各位要畢業同學提交畢業論文評審的時間。如何讓自己的論文順利過關?是大家共同關心的。這里專知小編推薦一篇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宗成慶老師的報告《如何撰寫畢業論文》,27頁ppt,講述了畢業論文要注意的各種要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幫助大家寫出更好的論文。
提綱:
關于論文題目
論文的整體布局
常見的主要問題
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
結束語
要點:
評價一篇論文優劣最重要的標準是看其解決的問題是否重要、創新點是否突出、實驗是否充分可靠
論文的結構是否清晰、邏輯是否清楚、表述是否流 暢、準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提倡規范、嚴謹、樸實的寫作風格,“標新立 異”應體現在創新思想上,而不是在寫作形式上
應遵循不同學科領域的論著寫作規范
上述觀點和建議只代表我本人的體會,僅供參考, 不強求千篇一律。任何學生都應首先尊重自己導師 的意見。
摘要
學者們需花費大量時間閱讀論文。然而,很少有人傳授這項技能,導致初 學者浪費了大量時間精力。本文提出了一種高效實用的論文閱讀方法——“三 輪閱讀法”。同時,本文也描述了如何采用該方法進行文獻綜述。
1 概述
學者們出于各種原因閱讀論文,比如為了準備一場學術會議或者一堂課,為了緊跟自己所在領域的研究進展,或者為了了解新領域而進行的文獻綜述。一般而言,一名學者每年會花數百小時來閱讀論文。
高效閱讀論文是一項極其重要但卻很少被人傳授的技能。因此,初學者不得不在自己的摸索中學習這項技能。結果是他們在此過程中浪費了很多精力,并且常常陷入深深的挫敗感之中。
多年以來,我一直用一種簡單的“三輪”方法來防止自己沉浸在一篇論文的細節中,然后才能掌控全局。本文對這種“三輪閱讀法”進行了說明,并介紹了該方法在文獻綜述中的應用。此外,我可以根據我的需要和我有多少時間來調整論文評估的深度。
2 三輪閱讀法
該方法的關鍵點在于分三輪閱讀一篇論文,而非仔細地從頭看到尾。每一輪閱讀都在上一輪的基礎上達成特定的目的:第一輪了解論文的大意,第二輪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而非細節),第三輪深入理解論文。
2.1 第一輪閱讀
第一輪屬于鳥瞰式閱讀,快速瀏覽論文。由此決定是否需要進入后兩輪閱讀。這一輪使用 5 至 10 分鐘,包括以下五個步驟:
仔細閱讀題目、摘要及導言;
閱讀章節標題,略過其他內容;
瀏覽數學內容(如果有的話)來確定基本的理論基礎
閱讀結論;
粗略地看一下參考文獻,識別出你已經讀過的文獻。
在第一輪的最后,你應該能回答以下五個問題:
類別:這篇論文屬于什么類別?是實證量化分析?還是對現有方法進行改進?亦或是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
背景:這篇論文與哪些論文有關聯?分析的理論基礎有哪些?
正確性:憑經驗判斷,這篇論文的前提假設是否成立?
貢獻:這篇論文的主要貢獻是什么?
清晰度:這篇論文的文字表述是否清晰?
基于上述信息,你可能決定不再閱讀這篇文章。原因可能是你對論文的研究內容不感興趣,或者是由于你對該領域不甚了解以致難以讀懂論文。或者作者做出了無效的假設。第一關對于那些不在你研究領域的論文來說已經足夠了,但是有一天可能會被證明是相關的。
順便說一句,當你寫一篇論文時,你可以預期大多數評論者(和讀者)只會有一人關注到。注意選擇連貫的章節和小節標題,并寫出簡明全面的摘要。如果一個審稿人看了一遍后還是不能理解文章的主旨,那么他很可能會被退稿;如果一個讀者在五分鐘后不能理解文章的要點,那么他很可能永遠都不會讀到這篇文章。由于這些原因,用一個精心挑選的圖形來概括一篇論文的“圖形摘要”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并且在科學期刊上越來越多地出現。
2.2 第二輪閱讀
在第二輪中,更加仔細地閱讀論文,但是略過細節(如證明過程)。這有助于 你邊看邊在空白處記下要點或者進行評論。
仔細閱讀論文中的各類圖片。坐標軸的標注是否準確?統計結果是否帶有誤 差棒,以表明結論在統計上是顯著的?諸如此類的常見錯誤有助于你判斷一 篇論文優秀與否。
標注出與你研究相關但是你尚未閱讀過的參考文獻(這有助于深入了解該論文的研究背景)。
第二輪閱讀可能要花上一個小時。經過此輪閱讀,你應該能掌握這篇論文的內容 了——可以用簡潔的語言向其他人介紹論文的主要結論及相應的依據。對于你感 興趣的、但不是你研究專長的論文而言,這種程度的理解已經足夠了。
不過,有時即使完成了第二輪閱讀仍然無法讀懂一篇論文。原因可能是你對研 究主題不熟悉,文章中出現的各種術語及縮寫阻礙了你的理解;亦或是你無法理解
文章的證明或者實驗技術;也可能是文章寫得很爛,包含了沒有事實根據的觀點;還可能是深夜讀文章時你太累了。這時你有三個選擇:
(1)把論文放在一邊,希望 即使不看懂論文也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2)先把論文放一放,去補充閱讀相關的 背景材料,之后再回過頭來閱讀論文,
(3)堅持下去,進行第三輪閱讀。
2.3 第三輪閱讀
為了完全讀懂一篇論文(尤其當你是審稿人時),需要進行第三輪閱讀。這一 輪的關鍵點是基本重現論文,即采用與論文相同的假設,由你重新推演整個工作。通過比較你的工作與論文的工作,你可以很容易地發現論文的創新點,以及隱含的 缺點及假設。
這輪閱讀關注的是細節。你應當識別出論文的所有假設并加以驗證。更進一 步地,設想如果你是文章的作者,你會怎樣論述文章的觀點(idea)。將你的設想 與論文的實際論述相比較,能更深入地理解論文的證明以及論證技巧。這一過程 將有助于提升你自己的論證水平。在第三輪閱讀中,你也應當記下有助于自己未 來研究的想法(ideas)。
對于初學者,這輪閱讀需要四至五小時,而對于經驗豐富的學者,僅需一小時 左右。這輪閱讀過后,應當能憑記憶推想出整篇文章的結構,同時能清楚地說明文 章的優缺點。更為重要的是,應當能準確地指出文章隱含的假設,缺少的相關文獻,以及實驗或分析方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3 進行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研究者論文閱讀能力的檢驗。在這過程中,你需要閱讀幾十篇、 上百篇的論文,而且這些論文可能并不屬于你所熟悉的領域。你應該閱讀哪些論 文?下面介紹如何利用三輪閱讀法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步,使用 Google 或 CiteSeer 等學術搜索引擎以及恰當的關鍵詞找到三至五篇近期發表的論文。對這些論文進行第一輪閱讀,了解大致內容,然后重點閱讀 論文的“相關工作”(或文獻綜述)章節。通過以上閱讀,你將會找到近期相關工 作的概述,甚至找到一篇近期發表的綜述論文。如果找到了這樣的綜述論文,那么 你的搜索工作就結束了,直接閱讀這篇論文即可。如果沒找綜述論文,那么進入下 一步。
第二步,找到上述論文參考文獻中反復出現的論文以及作者。這些論文及作者是你所在研究領域的關鍵文獻及學者。先把論文下載好,然后去那些學者的個人 網頁,查看他們近期將論文發表在哪些期刊、哪些學術會議上。這有助于你找到所 在領域的頂級期刊及會議,因為最好的學者通常會將成果發表在最好的期刊或會 議上。
第三步,到上述期刊及會議的網站上查看近期發表的論文。快速瀏覽論文標題。就能找到近期發表的高質量相關論文。這些論文連同你在第二步中找到的論文就 是你進行文獻綜述時需要閱讀的第一批論文。對這些論文進行兩輪閱讀。如果這些 論文都引用了一篇你之前未列入上述名單的論文,那么找到并閱讀之。如有必要, 這一過程可以反復進行下去。
4 本文作者的經驗
過去十五年,我一直采用三輪閱讀法來閱讀會議論文、寫審稿意見、做文獻綜述以及在討論前快速閱讀論文。這種規范的方法使我在把握整體內容前避免陷入無謂的細節中去。這種方法也有助于我估算評閱一組論文所需的時間。更為重要的是,我能根據我的需要以及所擁有的時間來靈活地調整論文閱讀的深度。
5 相關文獻
如果你是作為審稿人對論文進行評閱,那么你可以閱讀 Timothy Roscoe 關 于論文評閱的論文 [1]。如果你計劃寫一篇科技論文,那么你可以瀏覽 Henning Schulzrinne 的網站 [2] 以及閱讀 George Whitesides 關于此過程的出色總結 [3]。
6 請求
我會根據讀者的反饋不斷更新本文。如果讀者對本文有任何評論或改進建議, 可以給我發郵件,也可以到 CCRo 網站反饋 [4]。
7 致謝
本文的第一版由我的學生起草,他們是 Hossein Falaki,Earl Oliver 及 Sumair Ur Rahman。感謝他們的工作。我也從 Christophe Doit 敏銳的評論以及 Nicole Keshav 出色的編輯中獲益匪淺。本文受以下單位或項目資助:加拿大國家科學與工程委員會,加拿大首席研究 員計劃,北電網絡,微軟,因特爾以及斯普林特公司(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ncil of Canada, the Canada Research Chair Program, Nortel Networks, Microsoft, Intel Corporation, and Sprint Corporation.)。
參考文獻
[1] T. Roscoe, “Writing Reviews for Systems Conferences,” //people.inf.ethz.ch/troscoe/pubs/review- writing.pdf.
[2] H. Schulzrinne, “Writing Technical Articles,” hgs/etc/writing-style.html.
[3] G.M. Whitesides, “Whitesides’Group: Writing a Paper,” .
[4] 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On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