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幾何圖形卷積網絡,GEOM-GCN: GEOMETR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關鍵字
消息傳遞神經網絡,圖卷積神經網絡,圖表示學習,深度學習
簡介
消息傳遞神經網絡(MPNN)已成功應用于各種現實應用中的圖表示學習。但是,MPNN聚合器的兩個基本弱點限制了它們表示圖結構數據的能力:丟失了鄰居中節點的結構信息,并且缺乏捕獲解離圖中的長期依賴關系的能力。很少有研究注意到不同觀點的弱點。通過對經典神經網絡和網絡幾何的觀察,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穎的圖神經網絡幾何聚合方案,以克服這兩個缺點。背后的基本思想是圖形上的聚合可以受益于圖形下方的連續空間。提出的聚合方案是置換不變的,由節點嵌入,結構鄰域和雙層聚合三個模塊組成。我們還介紹了該方案在圖卷積網絡(稱為Geom-GCN)中的實現,以對圖執行轉導學習。實驗結果表明,Geom-GCN在各種開放的圖形數據集上均達到了最先進的性能。
作者
Hongbin Pei,Bingzhe Wei,Kevin Chen-Chuan Chang,Yu Lei,Bo Yang
題目: Continuous Graph Neural Networks
摘要:
本文建立了圖神經網絡與傳統動力系統之間的聯系。我們提出了持續圖神經網絡(CGNN),它將現有的圖神經網絡與離散動力學進行了一般化,因為它們可以被視為一種特定的離散化方案。關鍵思想是如何表征節點表示的連續動力學,即關于時間的節點表示的導數。受現有的基于擴散的圖方法(如社交網絡上的PageRank和流行模型)的啟發,我們將導數定義為當前節點表示、鄰節點表示和節點初始值的組合。我們提出并分析了兩種可能的動態圖,包括節點表示的每個維度(又名特征通道)各自改變或相互作用的理論證明。所提出的連續圖神經網絡在過度平滑方面具有很強的魯棒性,因此允許我們構建更深層次的網絡,進而能夠捕獲節點之間的長期依賴關系。在節點分類任務上的實驗結果證明了我們提出的方法在和基線對比的有效性。
介紹
圖神經網絡(GNNs)由于其在節點分類等多種應用中的簡單性和有效性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鏈接預測、化學性質預測、自然語言理解。GNN的基本思想是設計多個圖傳播層,通過聚合鄰近節點的節點表示和節點本身的表示,迭代地更新每個節點表示。在實踐中,對于大多數任務,幾層(兩層或三層)通常就足夠了,更多的層可能導致較差的性能。
改進GNNs的一個關鍵途徑是能夠建立更深層次的網絡,以了解數據和輸出標簽之間更復雜的關系。GCN傳播層平滑了節點表示,即圖中相鄰的節點變得更加相似。當我們堆疊越來越多的層時,這會導致過度平滑,這意味著節點表示收斂到相同的值,從而導致性能下降。因此,重要的是緩解節點過平滑效應,即節點表示收斂到相同的值。
此外,對于提高我們對GNN的理論理解,使我們能夠從圖結構中描述我們可以學到的信號,這是至關重要的。最近關于理解GCN的工作(Oono和Suzuki, 2020)認為GCN是由離散層定義的離散動力系統。此外,Chen等人(2018)證明了使用離散層并不是構建神經網絡的唯一視角。他們指出,帶有剩余連接的離散層可以看作是連續ODE的離散化。他們表明,這種方法具有更高的記憶效率,并且能夠更平滑地建模隱藏層的動態。
我們利用基于擴散方法的連續視角提出了一種新的傳播方案,我們使用來自常微分方程(即連續動力系統)的工具進行分析。事實上,我們能夠解釋我們的模型學習了什么表示,以及為什么它不會遭受在GNNs中常見的過度平滑問題。允許我們建立更深層次的網絡,也就是說我們的模型在時間價值上運行良好。恢復過平滑的關鍵因素是在連續設置中使用了最初在PageRank中提出的原始分布。直觀上,重新開始分布有助于不忘記鄰接矩陣的低冪次信息,從而使模型收斂到有意義的平穩分布。
本文的主要貢獻是:
題目: Graph Random Neural Networks
摘要:
圖神經網絡(GNNs)將深度學習方法推廣到圖結構數據中,在圖形挖掘任務中表現良好。然而,現有的GNN常常遇到具有標記節點的復雜圖結構,并受到非魯棒性、過度平滑和過擬合的限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GNN框架——圖隨機神經網絡(Grand)。與現有GNNs中的確定性傳播不同,Grand采用隨機傳播策略來增強模型的魯棒性。這種策略也很自然地使Grand能夠將傳播從特征轉換中分離出來,減少了過度平滑和過度擬合的風險。此外,隨機傳播是圖數據擴充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此基礎上,利用無標記節點在多個擴展中的分布一致性,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了Grand的一致性正則化方法。在圖形基準數據集上的大量實驗表明,Grand在半監督的圖形學習任務上顯著優于最先進的GNN基線。最后,證明了它可以顯著減輕過度平滑和過度擬合的問題,并且它的性能與魯棒性相結合。
主題: Graph Neural Networks with Composite Kernels
摘要: 近年來,對圖結構化數據的學習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興趣。諸如圖卷積網絡(GCN)之類的框架已經證明了它們在各種任務中捕獲結構信息并獲得良好性能的能力。在這些框架中,節點聚合方案通常用于捕獲結構信息:節點的特征向量是通過聚集其相鄰節點的特征來遞歸計算的。但是,大多數聚合方案都將圖中的所有連接均等化,而忽略了節點特征的相似性。本文從內核權重的角度重新解釋了節點聚合,并提出了一個框架來考慮特征相似性。我們表明歸一化的鄰接矩陣等效于Kerin空間中基于鄰居的內核矩陣。然后,我們提出功能聚集作為基于原始鄰居的內核和可學習的內核的組成,以在特征空間中編碼特征相似性。我們進一步展示了如何將所提出的方法擴展到圖注意力網絡(GAT)。實驗結果表明,在一些實際應用中,我們提出的框架具有更好的性能。
主題: Principal Neighbourhood Aggregation for Graph Nets
摘要: 圖神經網絡(GNN)已被證明是針對圖結構數據的不同預測任務的有效模型。 關于它們表現力的最新工作集中在同構任務和可數特征空間上。 我們擴展了該理論框架,使其包含連續的功能(在現實世界的輸入域中以及在GNN的隱藏層中定期發生),并說明了在這種情況下對多個聚合函數的需求。 將多個聚合器與度標度器結合在一起(可以對總和聚合器進行概括)。 最后,我們通過基準測試比較了不同模型捕獲和利用圖形結構的能力,該基準包含了經典圖形理論中的多個任務,這證明了我們模型的能力。
題目: Tensor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摘要: 文本分類是自然語言處理中一個重要而經典的問題。已有許多研究將卷積神經網絡(如規則網格上的卷積,序列)應用于分類。然而,只有有限數量的研究已經探索了更靈活的圖卷積神經網絡(卷積在非網格上,例如,任意圖)的任務。在這項工作中,我們建議使用圖卷積網絡進行文本分類。基于詞的共現關系和文檔詞之間的關系,我們為一個語料庫建立一個文本圖,然后學習一個文本圖卷積網絡(text GCN)。我們的文本GCN使用word和document的一個熱表示進行初始化,然后在已知文檔類標簽的監督下,共同學習word和document的嵌入。我們在多個基準數據集上的實驗結果表明,沒有任何外部單詞嵌入或知識的普通文本GCN優于最新的文本分類方法。另一方面,文本GCN還學習預測詞和文檔嵌入。此外,實驗結果表明,隨著訓練數據百分比的降低,文本GCN相對于現有比較方法的改進變得更加突出,這表明文本GCN對文本分類中較少的訓練數據具有魯棒性。
題目: Graph Neural Networks: A Review of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摘要: 許多學習任務都需要處理包含元素間豐富關系信息的圖形數據。建模物理系統、學習分子指紋、預測蛋白質界面和疾病分類需要一個模型從圖形輸入中學習。在文本、圖像等非結構化數據的學習等領域,對句子的依存樹、圖像的場景圖等提取的結構進行推理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同時也需要建立圖形推理模型。圖神經網絡(GNNs)是通過圖節點之間的信息傳遞來獲取圖的依賴性的連接模型。與標準神經網絡不同,圖神經網絡保留了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可以以任意深度表示來自其鄰域的信息。雖然原始GNNs已經被發現很難訓練到固定的點,但是最近在網絡結構、優化技術和并行計算方面的進展已經使它能夠成功地學習。近年來,基于圖形卷積網絡(GCN)、圖形注意網絡(GAT)、門控圖形神經網絡(GGNN)等圖形神經網絡變體的系統在上述許多任務上都表現出了突破性的性能。在這項調查中,我們提供了一個詳細的檢討現有的圖形神經網絡模型,系統分類的應用,并提出了四個開放的問題,為今后的研究。
作者簡介: Jie Zhou,CS的研究生,從事系統研究,主要研究計算機安全。他畢業于廈門大學,在羅切斯特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
Zhiyuan Liu,清華大學計算機系NLP實驗室副教授。
題目: How Powerful are Graph Neural Networks?
摘要: 圖神經網絡(GNNs)是一種有效的圖表示學習框架。GNNs遵循鄰域聚合方案,通過遞歸地聚合和轉換鄰域節點的表示向量來計算節點的表示向量。許多GNN變體已經被提出,并且在節點和圖分類任務上都取得了最新的結果。然而,盡管GNNs給圖形表示學習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但是對于它們的表示性質和局限性的理解還是有限的。在這里,我們提出了一個理論框架來分析GNNs捕捉不同圖形結構的表現力。我們的結果描述了流行的GNN變體,如圖卷積網絡和圖年齡的辨別能力,并且表明它們不能學習辨別某些簡單的圖結構。然后,我們開發了一個簡單的體系結構,它可以證明是GNNs類中最具表現力的,并且與Weisfeiler-Lehman圖同構測試一樣強大。我們在一些圖形分類基準上實證驗證了我們的理論發現,并證明我們的模型達到了最先進的性能。
作者簡介: Keyulu Xu,麻省理工學院EECS系的研究生,也是CSAIL和機器學習小組的成員。他的興趣是智力和推理理論。
WeiHua Hu,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助理教授。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GCNs) have recently become the primary choice for learning from graph-structured data, superseding hash fingerprints in representing chemical compounds. However, GCNs lack the ability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ordering of node neighbors, even when there is a geometr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aph vertices that provides an order based on their spatial positions. To remedy this issue, we propose Geometr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geo-GCN) which uses spatial features to efficiently learn from graphs that can be naturally located in space. Our contribution is threefold: we propose a GCN-inspired architecture which (i) leverages node positions, (ii) is a proper generalisation of both GCNs an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 (iii) benefits from augmentation which further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and assures invariance with respect to the desired properties. Empirically, geo-GCN outperforms state-of-the-art graph-based methods on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chemical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