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國信標委智慧城市標準工作組
城市大腦(也叫城市智能中樞)是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技術,提升城市現代化治理能力和城市競爭力的新型基礎設施,是推進城市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各地方結合自身發展需求,積極探索推進城市大腦建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案例。為落實“十四五”規劃要求,推動城市大腦行業發展,樹立城市大腦應用的優秀典型,全國信標委智慧城市標準工作組面向全國各地廣泛開展了城市大腦應用案例的征集工作。
截至2021年12月,共征集到來自23家單位提供的35項城市大腦案例,來自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以及新區/園區等多類地域,主要應用場景覆蓋城市治理、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生態、智慧經濟、智慧能源和產業融合等多個領域,綜合展現了各地市結合本地實際需求在城市大腦方向的探索與實踐。通過整理收集的案例,全國信標委智慧城市標準工作組組織各案例提供單位共同編制完成了《城市大腦案例集(2022)》(以下簡稱“案例集”)。
案例集旨在為各地開展城市大腦建設提供場景規劃和技術實施參考,推動城市大腦行業發展。同時,通過分析案例集,充分挖掘城市大腦標準化需求,為十四五期間城市大腦標準體系構建和城市大腦相關標準的規劃與制定提供豐富的實踐支撐。
2021 年 3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 明確指出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物聯網感知設施、通信系統等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筑等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改造。 部委鼓勵開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相關標準研制。2021 年 12 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國標委聯〔2021〕36 號)明確指出“圍繞 智慧城市分級分類建設、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城市數字資源利用、 城市數據大腦、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城市數字孿生等方面完善標準體系建設”。2022 年 2 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2022 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國標委發〔2022〕8 號)明確指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服務等標準建設”。
城市基礎設施涵蓋領域眾多,類別復雜多樣。城市基礎設施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較多,但是涉及智慧城市場景下智能設施運行指標體系的標準尚缺乏。《智慧城市智能設施運行指標體系》能夠賦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政府、企業等主體可通過指標體系掌握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狀況和趨勢,發現其建設、 管理與服務潛在問題,助推實現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管理精細化,提升其安全運行及服務水平,因此制定本標準。
本文件給出了智能設施運行指標體系框架,并對智能設施運行指標進行了說明。
本文件適用于智慧城市場景下智能設施運行指標應用實踐及相關信息化項目的規劃與管理。
智能設施運行指標體系是推進新型智能設施智能化建設、運行和服務的重要支撐,有助于實現城市智能設施信息共建共享,逐步實現設施管理精細化、智能化、科學化。本文件是對GB/T 33356-2016《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智慧城市城市運行指標體系總體框架及指標制定要求》的有益補充和細化。
來源:全國信標委智慧城市標準工作組、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構建與城市數字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已成為推進新型智慧城市、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任務。
城市大腦以實現高效能治理為目標,已成為各地方構建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城市治理等全方位城市治理體系的有效抓手。近年來,各地方結合自身發展需求,積極探索推進城市大腦建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案例,但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發展難題。為建立社會各界對城市大腦的統一認識,系統分析城市大腦發展現狀、問題與挑戰、發展趨勢,為城市大腦健康發展建言獻策,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組織38家相關產學研用單位,共同編寫完成《城市大腦發展白皮書(2022版)》(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針對城市大腦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內涵定義、總體架構、應用場景等方面進行系統性總結與分析,為相關各方參與城市大腦規劃、建設、運營與管理提供了科學指導。值得一提的是,白皮書通過充分整合城市大腦領域相關研究機構、建設運營單位的力量,創新性地以多維度架構形式界定了城市大腦的內涵和外延,對城市大腦與相關近似概念間的區別與聯系進行了分析與闡述,為統一社會各界對城市大腦的認識提供了重要參考。
近年來,得益于算法、算力、數據三大要素的支撐以及應用場景的牽引,人工智能已成功由技術理論階段邁入產業應用階段,不斷向工業、農業、醫療、金融等各領域滲透,重塑傳統行業模式,衍生新的業態,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人類社會正由信息社會向以人工智能為關鍵支撐的智能社會加速邁進。
越來越多的國家已把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驅動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戰略性技術。我國也在2017年出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進入快車道。上海將發展人工智能作為三大先導產業之一,從技術創新、產業集聚、應用示范、政策供給、人才建設等方面進行布局,著力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在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圍繞上海超大型城市有序治理的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在產業經濟、人民生活、城市治理等重點領域的深度應用,賦能城市迭代進化、加速創新。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為總結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和賦能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成果,展望“十四五”期間上海人工智能發展形勢,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指導下,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牽頭編寫了《AI加速鍵上海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探索與實踐案例集》,以案例介紹的形式為主,從基礎創新、產業落地、應用場景等多個方面展現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情況。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為素材征集提供了重要支持,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億歐EqualOcean、今日人工智能編輯部等團隊負責各版塊的具體編撰,各個企業、機構為本書提供了寶貴的案例素材,在此一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