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對手的火炮系統的改進對美國軍隊特別是陸軍提出了挑戰。除了改進的火炮系統能力和新的使用技術的挑戰外,特殊彈藥的擴散--如精確、熱障和頂部攻擊彈藥--重新引起了對敵人的大炮和火箭炮對美國作戰行動和地面作戰系統的潛在影響的關注。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美國陸軍正在尋求通過升級目前的火炮和導彈系統,開發新的長程火炮和高超音速武器,以及改造現有的空射和海射導彈和巡航導彈以便陸軍部隊進行地面發射來提高其所謂的遠程精確射擊(LRPF)能力。
2018年美國防戰略和陸軍的多域作戰概念都要求提高陸軍LRPF能力,以應對被稱為俄羅斯和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旨在限制美國軍隊在歐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行動自由。
美陸軍有五個主要項目或工作正在進行或考慮中,以提高遠程精確射擊能力:
增程加農炮計劃(ERCA)計劃開發一種能夠對70多公里外的目標進行精確射擊的系統,比目前系統的30公里目標距離有所改進。
精確打擊導彈(PrSM)是一種地對地、全天候、精確打擊的導彈,由M270A1多管火箭系統(MLRS)和M142高機動性炮兵火箭系統(HIMARS)發射。PrSM旨在取代目前的MLRS和HIMARS導彈,并將目前的射速提高一倍,每個發射艙有兩枚導彈。
美陸軍正在研究開發一種戰略遠程炮(SLRC)的可行性,這種炮可以以高超音速發射,射程可達1000英里,以打擊防空、火炮和導彈系統以及指揮和控制目標。
美陸軍、海軍、空軍和導彈防御局(MDA)正在開發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C-HGB),陸軍計劃將其作為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計劃的一部分,使C-HGB能夠從移動的陸軍地面導彈發射器發射。
最后,美陸軍正試圖改造現有的海軍SM-6和UGM-109對地攻擊導彈,以便為陸軍提供一種中程導彈能力。
鑒于潛在的資源限制和陸軍對LRPF的重視,國會在其監督、授權和撥款方面可能會進一步研究陸軍的LRPF計劃。國會潛在的問題包括
戰略大炮、高超音速導彈和中程戰場導彈的理由。
LRPF的估計總成本。
LRPF和美國印太司令部的太平洋威懾倡議(PDI)投資計劃。
部隊結構要求。
后備役部隊的LRPF。
其他軍種對陸軍遠程防衛部隊的看法;以及
指揮、控制和瞄準遠程火力。
小型無人駕駛飛機系統(sUAS)的指數式增長為美國防部帶來了新的風險。技術趨勢正極大地改變著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合法應用,同時也使它們成為國家行為者、非國家行為者和犯罪分子手中日益強大的武器。如果被疏忽或魯莽的操作者控制,小型無人機系統也可能對美國防部在空中、陸地和海洋領域的行動構成危害。越來越多的 sUAS 將與美國防部飛機共享天空,此外美國對手可能在美國防部設施上空運行,在此環境下美國防部必須保護和保衛人員、設施和資產。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美國防部最初強調部署和使用政府和商業建造的物資,以解決無人機系統帶來的直接風險;然而,這導致了許多非整合的、多余的解決方案。雖然最初的方法解決了近期的需求,但它也帶來了挑戰,使美國防部跟上不斷變化問題的能力變得復雜。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美國防部需要一個全局性的戰略來應對無人機系統的危害和威脅。
2019年11月,美國防部長指定陸軍部長(SECARMY)為國防部反小型無人機系統(C-sUAS,無人機1、2、3組)的執行機構(EA)。作為執行機構,SECARMY建立了C-sUAS聯合辦公室(JCO),該辦公室將領導、同步和指導C-sUAS活動,以促進整個部門的統一努力。
美國防部的C-sUAS戰略提供了一個框架,以解決國土、東道國和應急地點的sUAS從危險到威脅的全過程。國防部的利益相關者將合作實現三個戰略目標:(1)通過創新和合作加強聯合部隊,以保護國土、東道國和應急地點的國防部人員、資產和設施;(2)開發物資和非物資解決方案,以促進國防部任務的安全和可靠執行,并剝奪對手阻礙實現目標的能力;以及(3)建立和擴大美國與盟友和合作伙伴的關系,保護其在國內外的利益。
美國防部將通過重點關注三個方面的工作來實現這些目標:準備好部隊;保衛部隊;和建立團隊。為了準備好部隊,國防部將最大限度地提高現有的C-sUAS能力,并使用基于風險的方法來指導高效和快速地開發一套物質和非物質解決方案,以滿足新的需求。為了保衛部隊,國防部將協調以DOTMLPF-P考慮為基礎的聯合能力的交付,并同步發展作戰概念和理論。最后,作為全球首選的軍事伙伴,國防部將通過利用其現有的關系來建設團隊,建立新的伙伴關系,并擴大信息共享,以應對新的挑戰。
通過實施這一戰略,美國防部將成功地應對在美國本土、東道國和應急地點出現的無人機系統威脅所帶來的挑戰。在這些不同操作環境中的指揮官將擁有他們需要的解決方案,以保護國防部人員、設施、資產和任務免受當前和未來的無人機系統威脅。
美國防戰略(NDS)確定了一個復雜的全球安全環境,其特點是對當前國際秩序的公開挑戰和國家間長期戰略競爭的重新出現。它要求建立一支致命的、靈活的、有彈性的和可快速部署的部隊,以對抗、威懾和贏得對所有對手的勝利。海軍執行CNO的指導,以我們的海上控制和力量投射的核心原則以及前瞻性的艦隊設計概念為中心,開展分布式海上作戰(DMO),提供NDS所需要的強大海上組成部分。作為NDS的組成部分,海軍航空兵強烈關注更新現有能力,使新的先進平臺投入使用,并通過加強戰術和程序來補充今天的作戰能力,以應對高端戰斗。
今天的航母攻擊群(CSG)--以大甲板、核動力航空母艦及其搭載的艦載機聯隊為中心--通過為艦隊指揮官提供多領域的軍事力量來實現這一創新的艦隊設計。艦載機在殺傷力、戰斗空間態勢和機動性方面為任何海上戰場帶來了無可比擬的貢獻,確保了海軍建立和維持海上控制、實現海上優勢和遠距離投射力量的能力。
海軍的固定翼和旋翼飛機、有人和無人飛機構成了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航空平臺,為CSG、遠征打擊群(ESG)和水面艦艇提供支持,提供廣泛的支持性任務。
《海軍航空遠景2030-2035年規劃》取代了《海軍航空遠景2025年規劃》,并反映了一些關鍵概念,以滿足CNO對海軍的愿景,即在海面上一擁而上,在每個軸心和每個領域提供同步的致命和非致命努力。
當海軍計劃建立和維持一支致命的、有彈性的部隊時,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路線圖,與此同時,也要有一個明確的計劃。
鑒于威脅快速發展,海軍航空必須投資并追求先進的技術和作戰概念,以便在戰爭的戰役層面上取得成功。美國防部長奧斯汀指出:"盡管在過去30年中進行了兵力結構的削減,但聯合部隊有必要的能力和實力來實施國防戰略(NDS)的優先事項并應對今天的威脅。在國會的支持下,國防部將通過繼續投資聯合部隊的戰備和部隊現代化,以及加快對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ML)和其他先進技術的投資,提高聯合部隊的戰斗潛力。這些投資,加上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將優化部隊結構,產生一支能夠威懾或擊敗對手的有戰斗力的聯合部隊。"
海軍航空的先進技術包括:
無線電頻率(RF)和紅外線(IR)信號降低技術
增強被動和主動殺傷鏈
載人/無人機組隊(MUM-T)
MUM-T減少了駐扎在CVW內的有人飛機的風險,同時也提高了性能、容量和生存能力。無人機系統(UAS)將在未來的機翼和分布式水面艦隊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加油、通信中繼、后勤、空中電子攻擊、打擊和ISR&T等任務。
MQ-25將是海軍第一個基于航空母艦的無人平臺,并將增加CVW的殺傷力和覆蓋范圍,作為一個油輪,它具有輔助ISR作用。
MQ-4C "海獅"在2020年1月實現了早期作戰能力(EOC),通過人機和自主團隊提供持久的海上ISR&T。它將按計劃在2023年實現初始作戰能力(IOC)。當與任務管理工具配對時,如Minotaur與IFC 4多信息配置,"海獅"將提供傳感器的敏捷性,以定位、跟蹤、分類、識別和報告感興趣的目標。
MQ-8C "火力偵察兵 "無人機系統將在不久的將來首次部署先進的雷達、Link 16和Minotaur任務系統。
正在推進物資和非物資解決方案,以加強MQ-8、MH-60和瀕海戰斗艦之間的互操作性。納入Link 16的信息傳遞以及Minotaur的整合,將提高分布式水面艦隊的有機瞄準能力,并提高戰斗空間態勢感知。
提高速度和射程--推進器解決方案在為先進任務系統提供動力和冷卻的同時,還能提高速度、射程和續航能力(即可變循環發動機)。
長距離、高容量和高超音速武器--下一代武器不僅要擴大空對空和地對空的覆蓋范圍,而且要同時擊敗機動空中目標和地對空防御。這可以通過增加運動量(即高超音速)和/或其他破壞性技術(如定向能武器)來實現。
減少決策時間--通過納入自動化、最佳機組-機隊交互和利用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的團隊化有人/無人部隊,推動戰術的簡單化。
電磁機動戰(EMW)能力--對抗敵人殺傷鏈和防空系統的能力。
網絡能力--對抗敵方網絡效應的能力,同時加強網絡能力和平臺。
先進的網絡--海軍戰術網格(NTG),具有彈性的可生存的波形。
福特級航空母艦--設計用于支持這些和其他技術到未來的發展。
在海軍航空部門實現這些技術革新的過程中,與工業界合作是至關重要的。與商業企業合作必須包括對開放架構的明確需求,避免獨特和專有的硬件和軟件,以及開發、測試和實施,推動分段而不是整體的變化。這種聯盟和合作將在正確的時間為正確的理由加速正確的變革。
"我們的武裝部隊作為世界歷史上最有能力的軍隊,已經配備了人員、訓練、裝備,并準備好響應國家的號召。" -美國防部長勞埃德-J-奧斯汀三世
當海軍航空展望未來時,很明顯正面臨著一個快速演變的威脅,需要大量的部隊現代化。領導層必須采取大膽的行動并做出艱難的選擇,以產生在各種沖突中獲勝所需的變化。這將需要重新關注海軍所需的能力、容量、戰備和訓練,以提高和保持作戰優勢。
海軍航空將接受可負擔性。通過明智地應用資源和進化的投資戰略,海軍航空2030-2035年遠景規劃概述了一種在所有戰爭領域提供完整的殺傷鏈的方法,有助于在未來幾年內保證進入、權力投射和海上控制。今天為2035年開發和采購的航空機隊是一個混合體:互補的第四代和第五代飛機;NGAD FOS;有人和無人平臺;以及網狀的傳感器和武器,以確保海軍能夠決定性地擊敗日益先進的近距離威脅。海軍航空兵必須能夠用下一代飛機在更遠的距離和更快的速度對任何目標提供精確的效果。
如果我們堅持這一愿景,海軍航空兵將能夠整合海基和陸基飛機--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以提供一支持久、靈活、可調整的部隊,具有提供穩定存在、緩和地區緊張局勢或使用武力向我們的對手施加代價的靈活性和響應性。
縱觀其歷史,海軍航空兵一直處于海戰的戰術、作戰和戰略創新的前沿。空軍司令部的設想延續了這一傳統,并保留了海軍航空兵給我們國家帶來的作戰優勢。
指揮、控制和通信(C3)系統是所有軍事作戰的基礎,為國防部(DoD)的所有任務提供計劃、協調和控制部隊和作戰所需的關鍵信息。歷史上,美軍取得并保持了C3技術的主導優勢,但同行的競爭者和對手已經縮小了差距。國防部目前的C3系統沒有跟上威脅增長的步伐,也沒有滿足我們聯合作戰人員不斷增長的信息交流需求。聯合部隊必須配備最新的C3能力,為所有領域提供實時態勢感知和決策支持。
未來的沖突很可能由信息優勢決定,成功的一方將來自多個領域的分布式傳感器和武器系統的大量數據轉化為可操作的信息,以便更好、更快地做出決策并產生精確的效果。國防部(DoD)正在執行一項重點工作,通過綜合和同步的能力發展,在所有領域迅速實現靈活和有彈性的指揮和控制(C2),以確保對我們的對手的作戰和競爭優勢。這項工作被稱為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JADC2),是決策的藝術和科學,將決策迅速轉化為行動,利用所有領域的能力并與任務伙伴合作,在競爭和沖突中實現作戰和信息優勢。JADC2需要新的概念、科學和技術、實驗以及多年的持續投資。
該戰略代表了國防部對實施國防部數字化現代化戰略中C3部分的設想,并為彌合今天的傳統C3使能能力和JADC2之間的差距提供了方向。它描述了國防部將如何創新以獲得競爭優勢,同時為完全網絡化的通信傳輸層和先進的C2使能能力打下基礎,以使聯合全域作戰同步應對21世紀的威脅。該戰略的重點是保護和保持現有的C3能力;確保美國、盟國和主要合作伙伴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可靠地獲得關鍵信息;提供無縫、有彈性和安全的C3傳輸基礎設施,使聯合部隊在整個軍事作戰中更具殺傷力。這一戰略的實施需要在作戰領域內和跨作戰領域內同步進行現代化工作,從完美的解決方案過渡到一個高度連接的、敏捷的和有彈性的系統。
本文件確定的目標為DOD的C3系統和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方向。然而,現代化并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項持續的工作。國防部將評估和更新該戰略,以適應在通往JADC2道路上的新的作戰概念和技術。
美國防部正面臨著幾十年來最復雜和競爭激烈的全球安全環境。在這個大國競爭的新時代,國防部必須提高聯合作戰人員的殺傷力,加強聯盟伙伴關系,吸引新的合作伙伴,并改革國防部以提高績效和經濟效益。
當我們建立一支更具殺傷力的部隊并加強聯盟和伙伴關系時,DOD必須專注于關鍵的有利工具,以有效地運用聯合多國部隊對抗大國競爭。有效的部隊使用始于有效的C2,即由適當指定的指揮官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對指定和附屬部隊行使權力和指導。在現代戰爭中,這可能是人對人、機器對機器(M2M)的循環,或者隨著自主程度的提高,M2M的循環中也有人類。在其最基本的層面上,成功的C2需要有可靠的通信、發送和接收信息的手段,以及其他處理和顯示可操作信息的能力,以幫助指揮官進行決策并取得決定性的信息優勢。
圖1:指揮、控制和通信現代化
該戰略的重點是支持有效的聯合和多國作戰的C3使能能力(圖1)。C3使能能力由信息整合和決策支持服務、系統、流程以及相關的通信運輸基礎設施組成,使其能夠對指定和附屬的部隊行使權力和指導。這些能力使指揮官和決策者能夠迅速評估、選擇和執行有效的作戰方案以完成任務。
具體而言,該戰略為2020-2025年的C3使能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方法和實施指南。作為2018年國防戰略(NDS)實施的一部分,聯合參謀部正在制定聯合和任務伙伴網絡的工作概念,以便在有爭議的環境中執行全域聯合作戰。根據這些概念,負責研究和工程開發的國防部副部長辦公室(OUSD(R&E))正在開發和發展一個長期的(2024年及以后)全網絡化指揮、控制和通信(FNC3)架構。實施這些未來的概念和架構將需要時間來使得新的技術和多年的投資成熟可用。這個C3現代化戰略為彌合今天的傳統C3使能能力和未來的FNC3使能JADC2之間的差距提供了方向,以確保聯合部隊能夠 "今晚作戰(fight tonight)",同時為聯合全域作戰所需的未來技術創造一個可行的過渡路徑。
本戰略提出的C3現代化目標與國防部數字化現代化戰略(DMS)和其他更高層次的指導意見相一致,包括國家發展戰略、國防部2018年網絡戰略、聯合作戰的基石概念:《聯合部隊2030》和《國防規劃指南》。它實施近期的現代化作戰和創新解決方案,通過更安全、有效和高效的C3環境提供競爭優勢。為此,國防部必須解決這些C3現代化的目標:
1.開發和實施敏捷的電磁頻譜操作;
2.加強定位、導航和授時信息的交付、多樣性和彈性;
3.加強國家領導指揮能力;
4.提供綜合的、可互操作的超視距通信能力;
5.加速和同步實施現代化的戰術通信系統;
6.全面建立和實施國防部公共安全通信生態系統;
7.創造一個快速發展5G基礎設施和利用非美國5G網絡的環境;
8.提供有彈性和響應的C2系統;9.提供任務伙伴環境能力。提供任務伙伴環境能力和服務。
圖2:DOD數字現代化戰略
圖3:DOD C3現代化和數字現代化戰略的一致性
圖2和圖3分別顯示了本戰略中實施的DMS要素以及兩個戰略之間的目標和目的的一致性。
DOD C3依賴于一個復雜的、不斷發展的系統,從網絡基礎設施和核心服務到戰術邊緣的手持無線電和移動設備。本戰略中包含的九個目標是對圖2中強調的六個DMS目標的更細粒度的分解。C3現代化的其他關鍵因素包括聯合信息環境能力目標、數據中心化和數據分析,分別包含在DMS、國防部云戰略和國防部人工智能戰略中。有效的國防部事業管理將確保這些戰略的成功同步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