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是AI工業質檢行業的基石
機器視覺為各行業集成應用和服務,其中包括了基于機器視覺發展的AI工業質檢行業。AI工業質檢技術作為機器視覺的應用層,其主要運用了機器視覺的算法庫、光學器件以及圖像傳感器。AI工業質檢已成為機器視覺在制造業的重要應用之一,推動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 02制造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市場規模上升,AI工業質檢行業發展向好 中國制造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2017至2021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97.2%。云廠商、機器視覺廠商、AI創新技術廠商紛紛進入AI工業質檢賽道,已在AI工業質檢領域積累了多個細分領域案例。隨著AI工業質檢技術在各領域滲透率的不斷提高,制造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持續上升,預計2021至2026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45.6%。當前中國AI工業質檢行業集中度較低,百度智能云、創新奇智、華為云、阿里云占據了41.5%的市場份額,AI工業質檢賽道仍有入場機會 03AI工業質檢覆蓋多個制造行業,為行業內企業降本增效 AI工業質檢主要涉及到產品外觀缺陷、尺寸、平整度、距離、校準、焊接、質量、彎曲度等檢測。AI工業質檢結合機器視覺和神經網絡算法,實現從人工設計特征和規則到AI從大量數據中自動學習的突破。AI工業質檢能夠根據成像環境和缺陷輕微變化自動調整閾值和算法,進而提高制造業企業的質檢效率,降低人力使用成本,幫助制造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2022年9月6日,在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標準與產業裝備發展分論壇”上,《中國網絡安全產業分析報告(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楊建軍針對《報告》進行解讀。
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CCIA)依托行業力量,聯合國內知名網絡安全研究機構數說安全,連續五年發布《報告》,對網絡安全產業進行跟蹤研究,對我國網絡安全產業進行連續性的全景刻畫。2022年,《報告》立足國際視角,深入剖析我國網絡安全產業面臨的內外部形勢,圍繞政策、技術、資本、市場等多元要素,以數據為基礎,以企業為基本分析單元,對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政策規劃、產業現狀、競爭格局、資本市場和技術熱點等進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網絡安全產業未來數年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報告》堅持科學、客觀、中立原則,以真實、準確、及時地反映當前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為核心研究目標,針對國內近300家網絡安全企業進行調研,獲得了200余家企業有效數據,基本覆蓋了國內核心網絡安全企業。同時,組織國內網絡安全領域權威專家深入研討論證,形成核心觀點,希望能夠為網絡安全政策制定部門、監管機構、從業人員、行業組織、研究機構等利益相關方提供參考。
核心發現
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約為614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5.4%。近三年網絡安全行業總體保持增長態勢,隨著《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頒布實施,網絡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化、縱深化態勢更加明顯,政策法規紅利持續釋放,疊加企業和個人數字化需求不斷攀升,網絡安全市場持續擴大,預計未來三年增速仍將保持在15%以上,到2024年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000億元。
2021年以來,網絡安全企業面臨生存與發展的挑戰。一方面,2022年上半年企業數量出現下滑,相比上一年減少31%,尤其是網絡安全服務型企業受疫情影響導致服務資質展期受阻較為嚴重。另一方面,2021年,網絡安全企業營業收入快速增長,而盈利能力和經營現金流金額卻出現下滑。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業在研發和銷售方面加大了投資力度,導致費用上升較快,盈利能力被削弱,但這也可以從側面反應出網絡安全企業大多看好對網絡安全行業未來潛力,紛紛招兵買馬,加大投入。
國內對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項目投入和客戶分布呈現出一致性,經濟發展情況與網絡安全市場分布具有高度相關性。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仍是網絡安全投入高、客戶分布相對集中的區域,2021年,網絡安全企業在以上三個區域的合計收入占比接近 70%。同時,部分中西部省市開始加速網絡安全項目建設,湖南、黑龍江、陜西等地2021年項目招標數量保持較高的增速。
2021年,政府客戶因其較早的信息化建設布局和擁有大量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需求最為強烈,目前仍是網絡安全最主要的市場。受疫情影響,大部分行業項目增速放緩,政府客戶的增速也下降明顯,但依然保持增長態勢。金融、醫療、交通等行業客戶近兩年后來居上,增速較快,拉動網絡安全市場進一步擴張。
2021年以來,信安世紀、維德信息和亞信安全相繼成功登錄科創板,標志著“十四五”初期,我國網絡安全行業收入超過10億元級別的企業均已完成資產證券化。2021年網絡安全行業全年投融并事件共有175起,相比上一年提升31%。2022年上半年,盡管疫情反復,但是一級市場對網絡安全的投資熱情并未出現明顯下滑。截止到6月底,網絡安全融資事件共57起,投資額達到41.5億元。其中,早期項目重獲得資本的青睞,獲投項目數量迅速增多。隨著注冊制改革加速及北交所開市,網絡安全投資退出通道進一步豐富。
AI醫學影像處于產業生命周期導入階段 在中國AI醫療發展中,AI醫學影像是人工智能切入醫療起點,也是人工智能醫療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但從銷售額和企業產品審批來看,還處于生命周期導入階段 02 中國AI醫學影像用途廣泛,可與多種影像結合診斷 AI醫學影像適用性非常廣泛,大部分傳統醫學影像都可以與AI結合來提高效率與精準度,包括超聲、X線、內鏡、CT、MR、眼底影像與其他一些醫學影像。 AI醫學圖像輔助診斷幾乎可以適用到現有幾乎所有醫學圖像手段,并且用不同方式輔助醫生診斷,提高醫生效率以及提高診斷準確性,降低誤診率。 03 中國AI醫學影像發展迅速,多品種獲得三類證 AI醫學影像企業超過百家,且產品分布在多重領域包括眼底、肺部、心血管、頭頸以及骨骼等。具體包括標記灶識別與標注,影像三維重建和區自動勾畫,以及輔助診斷輔助檢測等。
1.定義綜述
虛擬人(Virtual Human),是指通過計算機圖 形學、圖形渲染、動作捕捉、深度學習、語音 合成、神經網絡渲染等包括CG、AI、動捕等綜 合技術手段,打造出存在于非物理世界中的虛 擬人物,這一概念主要包括AI being和Meta human兩大虛擬人流派。 廣義虛擬人(Meta Human)指通過CG建模、 中之人聯合動捕驅動技術打造出的虛擬人 超級自然虛擬人(AI being)核心為通過AI技術 “一站式”完成虛擬人制作與運營全過程,并具 備感知、表達、交互能力。廣義虛擬人與超級 自然虛擬人在技術運作流程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超級自然虛擬人強調以AI技術為核心實現全棧 式虛擬人生成、驅動和內容生成,可大幅提升 制作與運營效率。 2. 產業發展趨勢 中國領先的互聯網企業、人工智能企業以其技 術、應用和發展優勢持續拓展虛擬人產業的發 展,助力虛擬人產業完成全景生態的構建。 虛擬人產業鏈上游為工具類、人工智能類等技 術公司,中游為虛擬人平臺廠商,下游應用場 景延伸至泛娛樂、金融、文旅、政務、教育、 醫療等領域。 3. 未來發展前瞻 多樣性突出體現在社交網絡的形成與構建,多 元化虛擬人形態、交互性能、觀點呈現使得社 交網絡變得更豐富多彩。 技術發展方向、發展路徑的選擇為虛擬人產業 迭代前進的底層核心,應用領域方向的選擇為 虛擬人產業縱向拓展的重要支撐,共同塑造“高 端化”虛擬人產品。
//data.eastmoney.com/report/zw_industry.jshtml?infocode=AP202205051563701397
進入 21 世紀以來,隨著數據的爆發式增長,計算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和深度學習的發展和成熟,人工智能("AI")迎來了第三次發展浪潮,人工智能技術走向了全面應用,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場新的產業革命。在中國,發展人工智能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并連續多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得益于社會經濟的持續增長、政策和資本的大力驅動、創新力量的持續沉淀,AI 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并孕育了數千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而成長型 AI 企業數量占總體比例達九成,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應用創新和產業融合的重要推動力量。研究成長型 AI 企業對理解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有著重要意義。
德勤、英特爾和深圳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強強聯合,通過對數千家成長型 AI 企業數據的分析研究,幾百家企業的走訪以及和近百家優秀企業的深度合作,就中國成長型 AI 企業的發展特點、投融資變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不同區域和城市的相關政策和產業現狀、生態圈構建、技術發展趨勢、以及企業發展建議等進行了全面系統性研究。我們希望通對成長型 AI 企業多維度、全面的研究,能夠推動中國成長型 AI 企業的發展,構建更加繁榮的 AI 產業生態,并為政府相關部門制定相應的企業扶持政策和產業發展政策提供一定的參考。
主要發現:
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 5 年內將突破 5000 億元: 預計 2021 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 2058 億元,增速 30%,到 2025 年突破 5000 億元。隨著疫情中人工智能場景的密集應用、落地渠道的增加和技術的不斷成熟和開放,中國人工智能將再度高速增長,迎來產業發展黃金期。
成長型 AI 企業數量龐大:
中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共約 5015 家,其中,成長型 AI 企業 4484 家,占整體約九成比例。成長型 AI 企業覆蓋的產業領域日趨全面,部分已經在特定的 AI 領域引領市場和技術。
2020 年投資總額同比增長 73.8%,投資向 B 輪及以后企業聚攏:
2020 年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金額再創新高,達到 1748 億元,同比增長 73.8%。但融資次數同比有所減少,平均單筆融資額有所攀升。整體來看,A 輪及前序初始輪投資活動明顯減少,資金更多向 正經歷B 輪及后序輪融資的成熟企業集中,其中,智能制造和智慧醫療是投融資數最多的兩大細分領域。
在11月4日舉行的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工業互聯與制造生態”專題論壇上,賽迪顧問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工業機器視覺產業發展白皮書》,這是業內首份針對機器視覺技術工業應用及產業發展情況的綜合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視覺市場規模約為8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約3%;中國工業機器視覺市場規模約為138億元,增速約為4.8%。
機器視覺廣泛應用于電子及半導體、汽車制造、食品包裝、制藥等領域,其中消費電子、汽車和半導體是當前機器視覺最重要的應用領域。
整體來看,機器視覺行業是一個有較強成長性的行業,行業天花板較高。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制造國,在未來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將有望釋放巨大的機器視覺系統需求。
目前,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全國各省份紛紛以自身產業特點出臺相關的政策。如上海、浙江、山東等省市,分別出臺了與智能工廠、未來工廠和智能化技術改造相關的政策,用以支持以工業機器視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細分領域發展。
隨著工業控制對精確度和自動化的要求越來越高,3D機器視覺將在許多“痛點型應用場景”中大顯身手,有望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技術之一。2D向3D轉變,將成為繼黑白到彩色、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靜態圖像到動態影像后的第四次視覺技術突破